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三則瑣事有感

風雨飄搖的日子, 每日的新聞已經夠沉重了, 事件亦不會在短時間完全平熄, 談點別的, 不算輕鬆, 至少不要沉重如斯。

最近在密密處理創業的事, 開始見各色各樣人, 其中幾件事, 值得分享一下。

********
井底之蛙

最近跟一位客戶吃飯吹水, 飲左一支威士忌非常之正, 客戶買的時候都要2千幾一支,心中都暗暗唔好意思, 佢出豉油又出雞, 其實我辭職後真係無咩野可以再幫到佢忙。

之後, 酒酣飯飽, 支靚威亦清剩1/3。客戶有點不捨, 即刻打去問熟店有冇多支可以留比佢。竟然收到訊息話呢支野升到$4000。我更為尷尬... 死火, 飲左人咁多靚野點搞好, 同埋香港亂世中, 唔好亂洗錢啦。點知客戶爽快之極, 「留2支比我!!」

呢件事令我諗起多年前賣一個樓盤之時, 有位客人抽到900萬的3房單位, 覺得好抵, 尖叫左出黎, 重懇請我可唔可以問問老細, 留多一間比佢的故事一樣。

唔係未見過有錢人, 但每當佢地這麼近時, 都令我覺得自己很井底, 貽笑大方了。

********
台灣仔

有一晚跟生意伙伴及其他朋友聚會, 其中一位年青才俊, 台灣出身, 國外讀書, 內地工作及生活十多年, 談吐有著台灣人的隨和。我對台灣人有絶對的好感,在那邊作過實習生, 亦有幾位好朋友都是台灣人。原以為跟才俊會很聊得來,誰不知一加微信, 看到一個不熟悉的黨派名字 - 新黨, 已有點心知不妙。

即刻去個廁所, wiki一下, 只能長嘆一聲, 原來係專門負責兩岸和平統一的, 政治經濟的確很難分離, 真的是晚上食個飯都不能讓人安寧片刻。

********
炒大鑊

有一晚同拍檔傾起生意前景, 我非常堅持新的生意模式計唔掂盤數, 佢非常堅持互聯網生意係一定計唔到條數, 爭論左一鑊勁既。

我有點被說服, 因為我係受傳統生意模式洗腦的人, 諗曬全部出入貨成本, margin稅務等等等。但互聯網模式係你掂就user number 急速上升, 唔得就係無流量無增長。要去估算revenue/expense 等係無從估計, 或者係個range 會大到得人驚, 估黎都無用。

我拗唔過拍檔, 死死氣被說服繼續努力, 如果有人可以分享一下互聯網模式的生意的預測模式, 我會非常感謝。吸多啲知識再去同拍檔爭論過。

(止凡前輩近日的文章標題亦是小事三則, 並非純屬巧合, 是沒有靈感下抄考了標題, 希望前輩不介意)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投資組合檢閱

很久沒寫投資相關的文章, 最主要因為自己快離職, 每月無左一大截現金流, 除左守住個收息倉, 加埋少少炒倉外, 都無咩好做, 但估且講下自己睇法。

股市:
由2018年2月起睇已是熊市, 暫時格局未變。不過這隻熊人又長又冗, 歷時差不多20個月而未覺見底,而且在熊市運行中竟然有大牛股的出現, 例如李寧, 頤海, 維他, 美團等。

這隻非一般的熊, 用時間拉長代替急劇跌幅, 論殺傷力似乎是弱於08海嘯及16溶斷, 論麻煩程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海嘯或溶斷都是很sharp, 半年左右的急跌完成財富大轉移,對很多高手來說機會難得, 手到拿來。

這次的熊市卻令人舉步為艱, 大炒當炒股又怕仍在熊市運行中升不到那裡, 收息股又靜悄悄跟隨大市調整, 不停向下破位, 賺息輸價, 中小型股份估價更是低處未算低, 一直向下調, 藍籌又是半死不活, 以為很便宜, 一炒上很快又散band. 做多錯多, 持全現金2年的話, 機會成本又高。總之是磨滅意志, 讓你看不到日出之時。

個人的應對是 保留30%現金+ 60%收息倉 + 10%炒倉+ MPF 保守倉。時間拉長, 收息倉起碼立於不敗之地, 30%現金在恒指不跌但本地股跌到離曬譜時有足夠purchasing power. 10% 炒倉儘量放在刀尖上, 捨棄估值修復遙遙無期的中小型股, 捨棄回報低, 風險高的藍籌(甚至是700), 以市場當炒的做主打。

市場現時的情況是, 錢不夠去推升整個股市, 但絶對有能力對個別股份大炒特炒。拜內地經濟轉型所賜, 下一輪的牛股正在悄悄跑出,市場資金就是如此醒目, 700out 了, 要的是下一隻700。萬一自己看錯, 牛市突然重臨, 相關的當炒股份更會遠勝一般藍籌, 所以跟風炒看起來很儍, 往人堆裏湧, 但卻是這個階段安心立命的策略。如果我不是辭了職, 這個炒法其實可佔整倉40%, 我相信風險反而最小, 因為相關公司真的是在瘋狂成長中。

樓市:
社會運動影響到每個港人的生活, 樓市在向下微調中。二手樓市議價幅度稍微加大, 一手樓第一輪的幾個單位的定位吸引, 其他單位則稍微向下調。

很可怕吧, 如斯浩大的運動竟然只令樓市打了個乞痴...... 當然運動未完, 後續的發展無人可預料, 但供應不足, 移民不移資產的做法, 的確令香港樓市硬過條鐵。未上樓又有需要的始終是買入資產合適。投資的話, 股票更相宜, 但技巧心志則要更高。

其他野方面, 簡單講一下:
1. 福崗樓: 2個單位都試過換一次租客, 中間都丟空大約4個月, 都算預期之內, 租務市場不算很好, 也不差。淨回報約6厘。樓價升幅大阪好啲, 但租務回報則低啲。大阪及福崗都是有利用價值的區域, 重有一樣係, 想分散中港政治的風險時, 日本突然成為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嗰時跟著超人向外走的策略, 有一點點un un 腳, 頗為安心的感覺。

2. 虎門樓: Same same as before. 做商人最忌賭單邊, 咁依家強國更強時, 就可以安慰自己好彩有物業在裏面(誤)。暫時內地租金升幅最勁仍然係1線市中心, 1線去到邊郊已好弱。虎門估計一定會受惠通漲, 但租金升幅睇黎唔會好驚人。現時跑內地的感受係, 有一類2線城市其實同1線有得揮, 例如杭州南京絶對非池中物。三線的樓價升好快, 但有沒有下家接貨是一個大問題, 三四線似乎唔多岩我口味。而一線城市租金的升幅以市中心為主, 所以目標應是杭州南京的市中心!?

3. 汽水機: 要讚一讚自己的眼光, 有一部在赤柱的汽水機, EBITDA回報輕鬆達雙位厘數。但智能汽水機已通曬天, 依家要再揾地點落位都好困難, 有啲後悔當時投資如此之少。這也是我要學習的過程, 經常睇岩但賺得少, 捉到鹿唔識脫角。

4. bitcoin: 越來越似會變成黃金一樣的避險貨幣, 認受性在時間拉長下, 只會越來越高。走勢開始跟黃金同步, 在銀紙不值錢的情況下, 我仍認為bitcoin 現價風險不高, 但期待如上年時由6萬一下升到20萬的人, 到底在想什麼... 挖礦持續, 現實中不能挖金礦, 就網上挖下, 當成定息產品也不差。

寫到好累, 充分體現自己投資太散, 管理成本太高的問題, 戒之。

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中秋節 - 記小兒成長

昨晚帶小兒落街玩燈籠, 忽然記起佢出世後, 第一次正式出外又係落街玩燈籠...

一貶眼, 2年時間, 從滿臉皺皮到今天牙尖咀利。感謝小兒的到來,我真心的覺得幸福就是抱著他, 拖著他。一家三口, 外邊任他風大雨大, 家裏總有力量。

照顧小孩當然累不堪言, 有時甚至麻煩到壞疑人生:
1. 小兒通常10點睡, 世界盃期間, 10點開波, 心想正正正, 之後突然彈起, 哭鬧到凌晨一點...

2. 明明最初很喜歡吃蛋及菠蘿, 之後所有蛋及菠蘿製品都唔肯食, 一食就吐返出黎, 一地都係....

3. 學識拋波後, 開始拋玩具, 拋書本, 進而拋遙控, 然後刀叉、杯碟... 最近終於將太太用了20年的杯打碎了...

4. 學識爬上窗台後, 不停拍打窗門, 拳打腳踢, 講左十萬次玻璃會爆, 唔識死...

麻煩事太多, 温馨事回想起來好像更多...

最近剛好兩歲要學規矩, 要連續5天早起上學, 真的是大考驗。

第一日放學時, 小兒在好似金魚缸的房內等人接佢, 儍更更, 望到我行過來, 就好用力咁同我揮手, 然後望向老師示意。我拍住片去接佢, 嗰個揮手畫面, 每次睇返, 咀角都不自覺上揚, 金魚佬式甜笑。當日我返工時睇左100次, 同事好大機會以為我睇緊咸片。

N班多菌, 小朋友身體又未完全發展, 返了幾天, 小兒病足一星期。

有一日病到40度, 佢早上起床時, 扁扁咀, 豆大眼淚在面上落下:「爸爸唔好返工啦, 同你玩」。因為小兒未識分你同我, 所以病到咁的小小願望就是「同我玩」...

我從不喜歡小朋友, 到生了小兒後變成愛不釋手。小朋友是可以改變一個人, 一個家庭, 真是神奇。

可以的話, 一定要生小朋友, Last puzzle to make your life complete.

各位, 中秋節快樂, 祝大家人月兩團圓!


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亂世中辭職 - Now or Never

今日大家都應該唔想睇我既辭職文。可以的話, 其實我都唔想風大雨大的日子辭職。局勢如此, 但人生路仍然要行。深吸口氣, 繼續前進。

辭職其實已3星期,還要再等多段時間先可離職。內心深處仍然淆底, 巴不得辭職時間再次推遲, 好讓我再享受一下返工的不帶腦工作。

不過, 人生如果只是打工, 我會不甘心。我腦海中的理想工作狀態, 沒有爭取過, 我亦會不甘心。沒有試過盡全力一併, 我更加不甘心。

何況, 這次的辭職, 雖則倉卒, 但亦可說是十年來的計劃。畢業出來, 定下計劃, 5年學習大公司運作及混熟一個行業, 再5年時間考牌, 有自己的小公司, 及有機會飛黎飛去工作。這2個5年計劃一一實現,那之後呢? 一眨眼, 發現畢業時定的藍圖原來已走到盡頭, 然後發現沒有了然後。

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沉澱, 亦差點因為母親身體健康的原因擱置計劃,忽然驚覺, 現在不做, 以後都不會有機會!

Now - :
1. 工作上有牌照, 還有體力精力, 有信心找回差不多職位但可能人工減20%的工作。
2. 小孩快2歲, 時間多回了一點, 又未有第二個小孩
3. 太太是強力的臂彎, 只靠佢份糧暫時都夠食。(開始食軟飯生涯 哈哈)
4. 有少量的小生意及被動收入,夠供樓比父母家用, 唔夠養小孩及太太
5. 淨資產達到了原先設定的數字... 再沒有借口不去搏 (唔係炫耀... 香港的資產價格真係痴線)
6. 4大長老還有行動能力, 自己還未需要去每日陪伴他們
7. 工作上真係覺得好濕9...... 如果要繼續濕9 20年, 我寧願.... 寧願失敗左一年後再濕9過...

or Never - :
1. 跟生意拍檔有個想法, 很想去試一下。拍檔已用一年時間打好基礎, 我過去就是幫手執行了! 錯過了這個想法, 我怕沒有下次
2. 打2份工時間真的不夠用,結果是2邊工作都做不好。如果創業不成功, 我會賣掉小生意, 今後20年會乖乖在辦公室裏效力
3. 我現在買不到的樓、車及包包,再打工10年也買不到 (或者根本不敢買)。我現在喜歡吃的食物, 不打工也大約能買到。輸有定數, 而upside no limit, 我認為值得用一生一併。
4. 朱克伯格說過: 他的爸爸是牙醫, 他畢業後不用為創業失敗而承擔家庭的財政責任,他認為這樣的條件本身是一個privilege。我現在這一刻有這個privilege, 我想好好利用。
5. 專業方面, 學得差不多。想有個機會去學第二門學問, 沒有什麼比每天浸淫在新知識裏學得更快。

就這樣。祝福香港之餘也祝福自己。

唐樓仔, 不成功, 便成仁, 立帖為證。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簡記 - 每天要進步的事情

知道要創業後, 安全感大降, 開始不停查找自己不足, 每日進步去改善:

1. 要更集中思考一件事。現在事情太多, 投資, 工作, 創業, 家庭, 有時會未做完一件事就到下件, 美其名為multi-tasking, 實質上逃避難題, 解決方案亦不完美。

2. 要多看書, 準備書單, 每天閱讀半小時也好。有時整本書讀下來, 要點就是3-4句, 但沒有中間的思考過程, 又談何了解該幾句說話? btw, 最近在看我們仨, 當時的留洋讀書人, 有風骨有情趣,不錯看!

3. 體能明顯下降中, 急需運動。上年打波整親腳踝後一直就住就住, 打波水準急跌, 心態問題是一, 體能問題是二, 依家跑步唔夠就黎70歲的外父黎, 情可以堪...

4. 小時父母沒學識但善良, 沒什麼教導就有一句謹記於心: 要時常微笑。長大後事情太多, 人事複雜, 不知不覺笑容越黎越少。縱有多大多難的事, 謹記微笑。

5. 小孩很乖, 但有時頑劣的事情仍不少, 自己脾氣臭, 一開聲就鬧, 需要改變下教育方法。因為很怕慈母/父多敗兒, 有時真的不知是鬧好還是呵護好, 但總歸對現代小孩不能只一味打罵。

5點小事, 切記切記!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痛心疾首 臨表涕零

本想草擬一個理性點的標題,但一想起昨天中環開槍, 暴力驅散等情景, 不禁再次悲從中來。

梳理一下思緒, 紀錄香港6.9-6.12 的黑暗一週:

1. 反送中的修訂, 為什麼香港人不願意通過, 原因很清晰, 就是不信任中國的法制。這點不用任何的hard feeling, 中國領導人一定也明白, 如果不是這原因, 也不用弄一國兩制出來。

在香港從屬中國的前提下,特首及律政司並不會拒絶中央提出的引渡要求,而中間過程亦沒有正常的審訊程序保護(Section 23 cap 503) (邊個咁搞鬼Cap 503, 第廿三條XDXD)。這樣的送中修訂, 直接破壞一國兩制,香港人是不能接受的。

2. 很多反送中的人士, 直接被扣上不愛國不愛港, 甚至是港獨份子的帽子, 實在大錯特錯。就算這10年發生許許多多的抗議遊行等, 要求港獨的, 畢竟是極少數人。反對這條例, 並非不愛國。不要再五毛上身, 一抗議就說那班年輕人不愛國不愛港, 是港獨份子。中間的距離, 實在遠著。

我覺得很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是愛國愛港的。尤記得北京2008奧運時,大家一齊返家睇劉翔, 開幕閉幕等表演精彩萬份, 心底都是覺得中國終於醒了, 時日過去,中國一定會變得更開放文明。

加上, 很多父母或祖父母一輩都是游水落黎香港,雖然扎根於香港, 心底裏的家鄉, 仍是一個美好的回憶,我們這一代從小在父母片言隻字間, 是明白有幾分跟中國密不可分的DNA。當然90後就沒有這層認知, 但反過來, 90/00後也會回深圳消遣, 飲喜茶, 用淘寶微信,要是中國真的夠強大文明, 90/00後甚至是天然統過80後。

3. 香港人也不是要阻礙中央捉拿逃犯, 在四季酒店內那幾百個內地犯事富商, 大家很歡迎中央去捉拿。我不懂法律,有沒有人有更好的建議, 如何幫中央達到目的, 而香港人也能接受? 這個是政府的責任。那些富商, 動用了國家的錢, 在香港買樓買股票, 根本很多年青人也不歡迎他們, 為什麼不直說這個原因, 而要一直說謊, 以陳同佳案作藉口。如此刻意當民眾是白痴的行為,可能才是最刺激到一眾中產的: 「你當我低 B 架!?」

4. 勇武不能解決問題,在大家也很自豪的健全法制面前, 勇武也很易入罪為暴動, 這在魚蛋革命裏已很清楚。年輕人易受挑釁, 覺得自己條命不重要, 也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了, 只有揾命去搏, 去買認同。這個事情很可悲,不是被逼到入絶境(或者感覺被逼入絶境),怎會揾命去搏? 我們作為父母輩一定要清楚告知,你們的命很值, 而且不是錢所能衡量。你未來可能是一個機械人公司的創辦人, 亦可能是國際知名巨星。未來社會是年青人的, 你們要動腦筋, 不要只是揾命搏, 警察也有自己維持法紀的職務,大家立場對立,衝突難免,但流血事件可避則避, 不要讓挑釁者得逞。

5. 雪球中有很多以言入罪的股票案件, 今日信報高生亦再次列出。所以這條例對香港金融中心, 以及金融人士的工作, 是一定有影響的。 我6.9日已經想出文討論反送中這件事,但我怕。近幾年我已經開始自我審查, 我真怕有人會找到我是誰, 然後影響我工作、生意甚至家人。

這樣的自我審查, 在香港不應該存在, 甚至乎, 我覺得對於中央來說, 香港暢所欲言的環境, 對政治的思考甚有Value-added。有什麼比國王的新衣內的小孩說話更有價值,而且內地的民眾基本訊息封鎖, 當權者有著完全的不對稱訊息優勢。上面這段, 應該可以說是幻想了......

6. 香港只是中國的一小部份, 一個沿海小城市, 佔中國GDP 總量只係不到3%, 在不久將來, 除了北上廣深外, 蘇州杭州等2線城市的GDP 總量都會超過香港。但港人不應妄自菲薄,香港的人均GDP 係上海的1倍, 深圳的3倍幾。回歸20年黎, 好多港人上大陸掘真銀, 但同時真的為國家躹躬盡粹(為了錢), 發展經濟。香港人不要看得香港太大, 但亦不宜過於自卑, 覺得樣樣都是中央給予。

容我直言, 內地城市某些發展宜靠攏香港模式, 而非要香港靠攏內地模式, 此乃玉石俱焚的下下策。香港沒有用途時, 應是上海深圳人均GDP高於香港時。到其時, 內地很多城市會比東京更有錢, 消費水平直逼紐約倫敦,香港到時存不存在, 連香港人也不會在乎。但這個階段還未到,在此時扼殺香港, 尤如將一個好老師/好對手殺死, 缺乏競爭下, 只會減慢內地城市的整體發展速度。

7. 事緩則圓。看中央的口吻, 其實不是急於條訂條例。好打得的香港老母, 如果能不逞一時之氣, 緩一緩, 諗一諗, 事情是有轉寰餘地的。否則, 香港人今次好清晰, 不撤回條例, 寸步不讓, 暑假前的立法會會議, 一個都開不了。「北京政府遞奪自由」, 如此頭條, 日日上各國際報章頭條, 中國外交部日日比人問, 最慘原意並非如此。如此後果, 一個小小的特首, 真的承擔得了?

痛心香港, 希望此地福大, 大步跨過。

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打工 VS 創業

呢半年黎思考左好耐呢個問題,得出幾個諗法,同大家分享下。可能很錯, 望高人指正。

其實正常人都唔會亦唔應該走去做生意的,計死數,你打工係月月有糧出, 創業係upfront 就比錢,承擔所有責任,日日追Sales Figure就係為左養活班伙計,然後都唔知有幾多落自己袋。一輸錢起黎係好似傷口流血不止咁。

--> 做生意一定要追求超高回報, 如果做生意係為左賺1萬幾千, 咁不如努力打工升到職好過了。回報及風險成正比,創業超高風險, 要望住超高回報黎部署。

打工其實頭幾年加人工好快, 1萬蚊起錶, 做得好, 應該5年點都有2萬, 10年加3-4倍絶不過份(一定要跳槽)。但問題來了, 一般來說, 如果唔係所有精神時間放份工上, 又唔係打工皇帝, 打工時間越長, 其實Growth 愈低, 圖上來說係Negativ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呢種圖形, 隨住年齡增長, 好大機會之後係會變成拋物線下跌。比較好既狀況, 係一直保持住, 但亦鮮有能突破再向上。對年輕人來說, 其實係一個CAP.

打工掉返轉, 係行緊Exponential Growth. 一開始係好L慘, 又無人工出, 又無資產, 又無人脈, 又無生意, 咩L都無, 但正常黎講, 時間愈長, 愈有機會突破。而且, 一突破了框框, 向上就係Blue Sky. 呢個天空係好少打工能夠掂到。
Image result for exponential
-->打工可能一生40年工作生涯靠埋投資等等可揾到2-3千萬? 應該是可以的。但要短時間接觸再上面的區域係IMPOSSIBLE. 唔係講緊要追到女神嗰種IMPOSSIBLE, 係要女神追返你轉頭但你完全不感興趣嗰種IMPOSSIBLE.

打工很體面, 但生活很困難。創業很困難, 但生活可很體面。我真的不知道這2句話是不是李嘉誠先生所說, 但很有哲理。當你揾緊10萬8萬時, 晚上有時想同個仔玩下無聊遊戲都係奢侈品時, 其實生活有什麼樂趣?

在追逐高人工的路上, 慢慢我地都忘記點解要追逐高人工。相反, 如果創業係可以維持到基本生活, 反而時間上係可以彈性得多。

-->維持到基本生活後, 其實創業反而係好出路, 前路的CAP 沒頂, 生活彈性又增加。我諗起有時候去食Tea, 成間餐廳無人, 食物又平。呢啲質素就係時間彈性換返黎既價值。

你打緊既工, 有什麼是你自己的? 其實我好有ownership mindset, 自己做既野就係自己野。但抽離少少, 公司最後真的會珍惜我呢種員工嗎? 珍惜又會唔會有咩Reward 比返? 當你老闆都只係打工仔既時候, 你憑咩覺得佢要珍惜你呢種員工?

-->講到尾, 打工既野就好似Copyright statement 咁, 你做既野一切版權都屬於公司, 你唔好以為可以攞走任何一部份。創業就係, 整出黎係垃圾, 嗰件垃圾仍然係你的。

你可能問我係咪痴左線, 有份薪高糧準既工作唔做, 中坑學人走去創業!? 其實我問過自己呢個問題不下100次。但當發現處理自己野時嗰種實在感, 比起幫人打工搏老命的悲哀,我開始慢慢明白自己既諗法。

無左份工, 揾得返嗎? 應該得既。

無左個機會, 揾得返嗎? 未必得了。